在这个桂花飘香的季节,身为准大一的我们,纷纷踏进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承载着十二年的艰辛付出与父母深重的期盼。“少年强,则国强。”这句古话大概便是大学的第一堂必修课—军训 的依据吧。
于是,顺理成章的,在南京这片“热土”上,在仙林这个久久艳阳高照的沃土上,顶着炽热的太阳,穿戴整齐迷彩军装的我们,在神气威武的教官们的带领下,接踵而至到达各自的训练场地,展开为期十四天的军训。
炎热、酷暑、累,大概就是同学们对军训的大致印象,少不了唏嘘抱怨与牢骚,但我们大多数人仍能克服种种困难,谨遵教官指挥,配合好训练,此之谓军训精神。那么,究竟国家为什么要引领各大学进行军事化的军训呢?想必是因为国家历史与命运及民族密切相关,坐落于南京这个六朝古都的我们不得不铭记于心的南京大屠杀,便是我国的一大历史事件,这起血淋淋的引人愤懑的大屠杀案不断在我们心中响起警报,告诫我们居安思危,不忘历史。所谓“落后就要挨打。”也为我们揭示了国家强盛的对于民族兴旺的重要性,二者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回眸数十年,中国正以飞快的速度前进发展着,成为世界之林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稳固,国内外环境都较稳定,但我想,这一大好局势不应成为我们放松警惕的理由,正是因为中国独特的历史环境以及强大的民族精神才铸造了今日之中华,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也应子子代代继承神圣的中华民族精神!而以身作则就该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物,在校之际应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良好资源努力丰富提升自我,军训期间则应抓紧机会以严格约束自我,以辛苦磨练自我,以做到强化国防观念以及增强责任意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们也时刻在我们身旁守护着祖国及百姓的安危,我国每年都会派出一大批维和部队军去到世界各地以支援所需,我认为这一行为也能体现中国这一大国的国防意识,通过伸出橄榄枝维护国际关系与和平,来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可,以达到国防的效果,无疑是很英明的做法。
1971年中国能在联合国安理会恢复其合法地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非洲兄弟,他们一致强烈要求联合国安理会恢复中国席位,助推了中国顺利恢复席位,所以常常流传的一种说法是:是非洲兄弟将中国抬进联合国安理会的。
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程度世界闻名,经常有国人在各大网站分享自己与巴基斯坦人的交往情景,各式各样的交往都无一不透露出巴基斯坦人民待中国人民十分友好,对中国极其尊重与感恩。
以上两起事件都足以体现中国通过自己独特的真诚向世界各国抛出橄榄枝最终收获尊重与感谢,同时也在无形间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因此我认为,国防这一大重任可以从很多途径得以实现,当然,军事实力在某种程度上是首要的。
相信大家都还清晰记得前不久的南海仲裁案,菲律宾通过米国的撑腰于中国“理直气壮”争夺南海的所有权,还建立了所谓的仲裁庭,虽然这一极其可笑的行为在国际上并未被广泛认同,但中国还是在第一时间出动强大的军事部队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给予菲律宾以震慑,最终菲律宾不击自退。可见我国的国防实力之强,以及我国军队建设的伟大成就。
因此,我认为身为中华儿女,我们应为作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自豪,应时刻感恩祖国给予我们的和平安宁,但还应保持居安思危的警惕感,以极强的国防意识去与祖国与民族共同守护这一方净土,共筑美好中国共圆中国梦!
(文:16市营蒋韵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