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williamhill_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中文官网

首页 > 班团建设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肩负青年担当,助力乡村振兴 ——“互联网金融离农户究竟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9/08/29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重农、爱农、为农、兴农的价值取向。同时,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使其更好地浇灌‘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同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9年暑假,我校威廉希尔卢佳琪、闵诗筠、高悦、张奕琳、叶婕妤等十八名同学发挥专业优势,组成了“‘排斥’还是‘拥抱’:互联网金融离农户究竟有多远?”暑期实践团队,决定对农户、金融机构及政府进行深入调研。该团队成员指出,“由于我国长期受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金融排斥的主要对象集中于‘三农’领域。农村地区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主战场,普惠金融在中国也就更多表现为农村普惠金融。因此,基于数字普惠金融视角,研究农户互联网金融排斥的成因并提出疏解措施有着重大的意义。”


团队在确定调研方向后便开始积极进行前期准备,阅读大量文献,制定调研计划。经过多次协商与讨论,确定了南京、镇江、南通、苏州、盐城五个走访地点,并在线上大量发放调查问卷。团队的成员们在确定了农户作为调研主体之后,还对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相关的涉农金融机构进行了深度访谈,从不同角度了解农户互联网金融排斥的现实情况。


团队成员分别走进了盐城市滨海县的蔡桥村,苏州常熟市的香桥村、新州村,南通市如皋周边的梅甸村以及镇江市润州区七里甸街道的四圩社区,与农户进行交流,同时与数家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访谈。通过对多位农户的调查,团队成员发现,大多数农户对互联网金融并不了解,文化程度和收入状况的限制导致了他们对互联网的信任度不高,对金融知识了解非常匮乏,导致农户对互联网投资方式与互联网融资方式的排斥度较高,但是,随着电商和电子支付方式的快速发展,农户对互联网支付表现出更大的接受度。此外,相关部门的政策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等,也是导致农户互联网金融排斥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走访农户过程中发现,年轻一代居民对于金融以及互联网方面有着较深的了解,并且自己也会进行一些投资的尝试,并且对于互联网与金融结合的未来发展抱有较高期望。而大多数农户表示,虽然对互联网投资、融资方式有一点了解,但不敢去轻易尝试的态度,但如果政府或相关机构开展一些知识培训的活动,也会去支持,主动学习。

与此同时,团队还拜访了南通市农商银行如皋支行、江苏银行润州支行、中国农业银行蔡桥支行等多处金融机构以及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润州金融办等政府相关部门。


谈及相关支农政策,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有推广如小额贷款、一些针对农户的金融产品等等,但是由于惠农政策还处于起步阶段,普及程度还不是很大。而针对农户对互联网金融排斥现象,银行以及政府部门也都表明,互联网金融是大势所趋,通过不断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农户与互联网金融的距离一定会越来越小。

项目小组成员们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业仍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而农业生产附加值低、自然风险大、农民群体的整体收入水平偏低的客观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使其惠及农民群体,应该从农户、金融机构、政府及有关部门三方面出发共同改善金融排斥,发展农村经济,助力农村早日脱贫致富。

 (供稿:互联网金融离农户究竟有多远暑期实践团队)

 


[关闭本页]  [TOP]
 
威廉希尔·博时网 版权所有
© Business Schoo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sogou